韩浩月

作家面对农村衰败应该做些什么?

近日,贾平凹最新长篇小说《极花》新书发布会在京召开。这部小说讲述的是贫困农村男性的婚姻问题,出席发布会的贾平凹在谈到农村时说,“农村的衰败已经很久了……我们没有了农村,我们失去了故乡”,贾平凹在形容看到农村景象内心的感受时,这样说道,“只剩下了空,剩下了痛苦,而这种痛还无法与人言说——就像失恋的人看到恋爱中的人那种心情。”


作为中国当下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贾平凹被认为是中国文学的一张名片。他出身于农村,农村题材也一直是他主要的写作方向,他的大多数中长篇小说,都是在写一生也走不出的乡土,当他试图转型写作城市,并拿出《废都》等作品时,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近年来,贾平凹的作品又回归到农村的土壤中,只是,新作不再像以前那样引起轰动。


或是因为曾遭媒体误读的原因,贾平凹很少就公共事务发表观点。这次在谈论自己小说的时候,顺便表达了对农村的看法,被媒体提炼出来成为了新闻标题,可见,舆论仍然是期望作家们多就社会热点发表评论的。这也算是贾平凹近期来少见的一次在公开场合参与公共话题了。虽然他的发言,只是情绪的表达,没有深刻的思考,也没有建设性,但作为一位著名作家,可以就人们关注的事情表态,已属难得。


农村衰败,故乡消失,这是近些年媒体人提出的一个议题。记者返乡,学者的观察,时评人的关注,使得正在发生巨变的农村,被搬入舆论平台的焦点地带,农村话题时常与娱乐话题一起,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搜词。但在这个长达近十年的农村话题讨论期内,作家是缺席的。虽然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面向社会发言的最好方式是作品,但也有不少人认为,作家承担社会责任不能仅仅通过写作虚构作品,巴尔扎克、雨果、托尔斯泰等国外作家,往往会通过行动以及公开演讲等方式,来对公共事务、社会问题发表意见。


然而当我们以公众人物的标准去要求作家参与社会事务发言时,却发现这是一个颇难实现的要求。中国的著名作家群体,有许多出身于农民家庭,早一些的如赵树理、马烽、孙犁、柳青等,现在仍然是文坛中坚的贾平凹、莫言、陈忠实、刘震云等……几十年来,文学改变了无数写作者的命运,把他们由普通文学爱好者变成闻名全国的著名作家,也帮他们得以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在快速的时代进步以及复杂的环境变化中,作家们失语了,有人把这种失语形容为胆小怯懦,有人则认为是作家们缺乏足够的思想训练,只能在文学作品中才能以王者身份进行创造,面对现实生活却找不到发声武器。


作家们看到了农村的衰败,但却没看到农村的变迁,在向城镇剧集的过程中,一些农村被放弃,也有一些农村因为城镇化而变得现代起来。作家们熟悉的是记忆中的农村,面对农村曾经美好一面的消逝,每一个人都会感觉到心痛,更何况心灵触觉更敏感的作家。面对农村这史无前例的巨大变化,作家们可以做些什么?是像贾平凹这样,在一个文学作品研讨会上顺便说几嘴?还是利用自己公众人物的身份,在更多渠道为农村代言?抑或身体力行地为保存农村文化做一些实质的事情?


但如前文所言,每当对作家提出要肩负更多社会责任要求的时候,总感觉到无力。我们无法对作家要求太多。除非作家群体自身寻找到合适的参与公共事务的方式。如果说非得提一个建议的话,那么建议作家们在写作农村题材时,能够走出二十年前、三十年前的农村,观察到当下农村正在发生的事情,用新的语言和故事,把农村之痛和农村人的命运写于纸页之上,如果真的写出了佳作,也算是用最合适的方式尽到了社会责任。


然而,这一期望落空的可能性很大。作家们在写当下进行时的时候,恐怕还是难以走出记忆,当他们品读现实,除了和普通人一样感到困惑与苦涩,真的很难被激发灵感,写出震撼人心的作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