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浩月

《魔兽》中的温情远远多过阴暗

坐在一堆游戏迷观众中间看《魔兽》,感觉像是走进了别人家的客厅,略微有些尴尬。作为一名初中生的老爸,曾经活生生地把《魔兽》从电脑中卸载,卸载是因为深知它的魔力,是担心有一天父子两人,一个成了联盟狗,一个成了部落猪。


你看,就算仅仅站在电脑旁,围观过十来分钟的非游戏迷,也对《魔兽》有所了解,在中国,《魔兽》的意义已经衍生到游戏之外,它成为链接年轻人社交需求的一个纽带,成为他们青春记忆的一部分,谈到《魔兽》已经无人再拿“游戏有害论”说事,而电影的推出,又推动着《魔兽》向流行文化进行深耕。


电影作为主流媒介,对助推一种情绪进入大众层面有很大帮助,现在提到《哈利·波特》,人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影像,极有可能是丹尼尔·雷德克里夫主演的哈利。电影《魔兽》毫无疑问也是在复制《哈利·波特》的影像之路,就制作方而言,这是一次敛财之旅,就观众而言,十年等待吊起的胃口,足以积累消费六七部系列《魔兽》电影的动力。


暴雪选择了邓肯·琼斯当《魔兽》的导演,是因为这是一部非魔兽资深玩家拍摄不了的作品。对此邓肯·琼斯曾笑谈,其他导演忙于片场工作,实在没心思玩游戏,而他却时常玩通宵。很难想象一位没玩过《魔兽》的导演,在面对这个庞大的游戏时,该由于什么样的茫然,而对同时具备“导演”和“资深玩家”这两个身份的邓肯·琼斯来说,成为《魔兽》导演,像是被一双躲不开的命运之手点中。


在游戏迷那里,电影《魔兽》赢得了出奇一致的好评,客观地讲,能制造出如此嘉年华一般的观影体验,电影就已经足够成功了。非游戏迷的电影观众如何评价不再那么重要。况且宽容一点看,《魔兽》展现的视觉效果,松弛有度的节奏,对家庭、亲情、爱情等方面的价值观的保守传达,使得它的观感并不令人讨厌,作为系列电影的第一部,邓肯·琼斯算是给暴雪交出了一个还算不错的答卷。


颇为让人有点意外地是,《魔兽》走出了以往人类与兽人的绝对敌对的故事设置,霜狼氏族酋长杜隆坦率先向人类传递出合作的讯号,半兽人迦罗娜被王后的一碗热汤感动,不费半点功夫就成了人类的朋友,整个兽人族群中,好像只有古尔丹是个十足的坏蛋,所谓的人类与兽人的大战,更可以视为兽人内部的分裂。没有了绝对的敌对关系,影片不用再刻意营造紧张感,观众有更多的情感,投递到角色之间的情绪交流方面,这可能是游戏所无法承载的。


国王与王后,勇士与国王,勇士与女半兽人,王后与半兽人……《魔兽》中的人物关系,多是充满温情色彩,这种温情格调,冲淡了魔兽题材天生具备的阴暗色彩,也使得观影过程,更多被情感所吸引,打斗场面因此也被赋予了更多内容,不再是空洞地只图个热闹。


庞大的兽人群体,容易被误认为是无知的庸众,是可以随意被操纵和指使的,但在电影里并非如此,兽人们虽崇拜武力,但也信守规则,虽畏惧强权,但也有反抗本能。当全体兽人捶胸向战胜的洛萨致敬,目送洛萨护送死去的国王时,你会觉得,所谓的魔兽世界,也是有底线与信仰的。游戏之所以能够吸引那么多玩家,投入时间与情感,归根结底不在于它的暴露符号,而在于它的内在价值格局。


但就戏剧冲突而言,如果正义过于强大,邪恶不堪一击,反而会让故事不太好继续编下去,电影《魔兽》留下了一个温情结尾,杜隆坦的小兽婴儿,作为霜狼氏族留下的唯一独苗,顺河漂流到人类手中,被人类所收养,这给续拍制造了难点也提供了机会,第二部《魔兽》如何在一个不错的开局下,继续精彩地讲下去,这需要邓肯·琼斯给出更佳的创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