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浩月

《东方战场》:高处着眼,低处着手,沉稳与悲悯中见卓越

在“抗战剧”这一电视剧类型下,《东方战场》视野不同,因为它反映的14年抗战史。就目前的播出效果看,用“战争剧”来形容《东方战场》更合适些。“战争剧”比“抗战剧”所包含的信息量更大,展示视角更多元,格局也更高些。在“抗战剧”不断跑偏的状况下,以世界眼光来审视发生在中国土地上那场连绵不绝、腥风血雨的残酷战争,《东方战场》少了夸张与猎奇,多了沉稳与悲悯。


《东方战场》由刘星花费十年时间进行编剧,扎实的剧作,解决了最基本的文本问题,《东方战场》的剧情,是层叠推进式的,虽场景转换频繁,地域空间涉及广阔,但剧情脉络清晰,没有多余的旁枝末叶。

 

在剧本层面上,可以看到《东方战场》是按照商业剧的规律来制作的。商业剧的特点之一就是格局要大,比如斯皮尔伯格的《兄弟连》,就先是以格局取胜,其次才是故事吸引力。以往观众总会抱怨国产战争剧的格局太小,《东方战场》首先在剧本立意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甚至有的观众还觉得,“电视剧的格局太大了”,如果这也算是“抱怨”的话,那么可以视为一种带有夸奖性质的“抱怨”。如果对比美剧的标准来看,会发现《东方战场》从美剧那里得到了不少灵感,借鉴了不少做法。

 

高处着眼,低处着手。《东方战场》并没有因为大格局而变得空洞,这是一部把剧作的篇幅优势明显利用起来并利用得很好的电视剧,充足的故事空间,使得编剧的笔触如纵壑之鱼,可以均衡地将笔墨用于剧中人物身上,甚至连很小的配角,也能够得到很好的塑造,比如日军攻陷山海关那集,一位战士为了保护女记者,与女记者之间有过几场戏,在那一集里,这几场戏几乎不占什么比重,但编剧在处理相关细节时,手法运用得当,感觉真实,没有过度煽情。



《东方战场》有名有姓的角色达1200人,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演员阵容,往往这样的规模,在演员控制方面非常困难,想要使如此众多的演员,能够进入同样的戏剧情境中去,在表演上不隔阂、混乱,这需要导演付出足够多的心血。美术专业出身的导演路奇,在《东方战场》中体现出了优异的演员调教能力,上千人的演员团队,无论角色大小,都大致在表演上,体现出了统一性,这也使得这部大型电视剧作品,在观感上拥有不错的完成度。


由于要在美国、日本、苏联等多个国家取景,再加上剧情涉及的国内区域、重要的战争标志建筑太多,《东方战场》对繁多的场景进行了再现。虽然在布景的精致度上并不太高,但在拍摄所必须的背景呈现上,却很少偷工减料,布景基本上能够实现拍摄需要,这对电视剧营造真实的历史感与现场感来说非常重要。


作为战争剧,战斗场面戏是不可或缺的重点。在保持文戏维持在紧张有序基础上的同时,《东方战场》在战争场面上也保持着不缩水,在在剧集所表现的几场大战当中,战斗的惨烈、壮观,战士们的血性,以及与战争同步进行的其它层面的明争暗斗,被融合在了一起。动辄长达十余分钟的战争戏,在可控的叙事节奏下,良好地提升了电视剧的观赏效果。

 

《东方战场》所展示的视野是全景式的,是全面呈现,而非局部放大,是站在大历史的立场下,看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而非“坐井观天”式的想当然创作思维的表露。

 

《东方战场》的俯视视角,是此前同类型作品极少拥有的。俯视的好处是,最大可能地降低了对战争以及战争人物的神话色彩浓度,在拥有了足够的信息量之后,更为客观地评价历史进程中的关键事件与关键人物的作用,并且在公认的历史真相为更多人所知的背景下,对各色人等的历史贡献进行一次再分配。


东方战场》在创作立意上的精进,是站在历史共识上的撷取,是经得起挑剔眼光洗礼的价值取向。这也是为什么拍一部“高大上”剧作容易,而拍一部真诚、朴素、真实的剧作很难的原因所在。《东方战场》需要观众付出一点耐心,抛弃一点偏见,去寻找它内在的进步。

 

全景展示,由上而下,大而有当,不忘细节——这是《东方战场》在创作上所秉承的思路,在实现的过程里,虽然也有所脱离,但在整体观感方面,它仍然在不经意地想要证实,它与其他同类型剧的不一样。整部剧所营造的历史情境,都指向了这一点——“如果没有以中国为东方主战场的艰苦卓绝的抗战,整个二战结局也将不堪设想”。有一种胜利叫惨胜,中国以血染大地为代价,以牺牲无数士兵与平民为代价,如此换来的胜利,如果我们不能保持历史清醒,用客观的眼光去看待成就与失败,何以对得起这场惨胜?


“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就是一部课本。不要把亲人当作敌人,不要把敌人当作朋友,不要把谎言当作借口……”这是剧中宋庆龄对蒋介石说的一番话,类似这样平实的警句在《东方战场》中并不缺乏,它也在时时提醒观众,要去不断追寻曾经发生的历史真相,包括每一个细节。无论是艺术作品还是娱乐产品,只有基于尊重真实历史的基础上,才能凭借创作的魅力征服观众,在这一点上,《东方战场》向前行走了一大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