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浩月

“逃离北上广”是一个口号,还是发泄压力的借口?

一个微信公号策划了一个活动,这个活动的主题不新鲜,叫“逃离北上广”,但它的创意很新鲜,有人给提供机票:具体地说,就是网友看到相关推送信息后,第一时间赶到机场,就可以有机会拿到30张免费机票中的一张,然后飞往不确定的一个城市,主办方还会给拿到机票的网友提供食宿补助。


 

这个活动可以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一天吸粉无数,也可以说质疑重重,有网友指出30张机票中有“内定”的,也有网友满头大汗地跑到机场,发现活动早已结束,感觉上当受骗。社交媒体上,真有人写了长篇文章,对活动组织者表示了语气强烈的质疑。这是个游戏,或者说,这不过是个商业推广活动,但还是有那么多人当真了。


 

这个叫“逃离北上广”的活动一点儿也不浪漫,可是它却有着浪漫的外衣,试想一下,当你在地铁或公交上,焦头烂额地奔向下一个目的地,要么面对难缠的客户,要么面对冷脸的老板,这个时候,手机突然一响,你读到了这条消息,当下你决定,去他的客户与老板,不管那么多了,先出去旅行一趟再说——如果真能够如此,那说明敢半路撤退的人,真算够勇敢的。


 

而实际上,真正拿到机票的人,不是被困在现实中的人,而是那些某种程度上已经脱离了工作束缚和职场压力的人,他们要么是自由职业者,要么是无业游民。对于正儿八经上班的人来说,一张机票,一两千块钱而已,犯得着为了这个小便宜,丢掉饭碗吗?


 

活动主办方,也未必见得有什么恶意。相反,策划者很有可能是位理想主义者,骨子里就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这个活动具有巨大的“逆反”意义,它是对庸常生活的一次反叛,是对一成不变的日子大声说“NO!”,策划者把这个活动打扮成了花枝招展的第三者,参与的人多了一份私奔的激动与兴奋。说白了,这次活动就是为了满足一些人寻求刺激的需求。


 

但现实生活有着巨大的惯性力量。比如那些没有拿到机票的人们,上班已经形成了旷工,约会已经被推脱,正常的生活节奏被打乱,期待中的幸运没有出现……当大脑被一瞬间的激情所左右最终很快回归理性之后,得到的感悟,不是通过这个活动发现自己内心的声音,而是极其情绪化的恼羞成怒。有什么值得向主办方泄愤的呢?这本来就是一个类似于转轮盘的幸运游戏,娱乐一下罢了,投入感情越多,只会感觉到不爽的成分越多。


 

这份屈辱和不公平感,不是主办方带来的,而是自己本身就有的,只不过,这种不良情绪平时被压抑在内心深处,得不到爆发的机会,当它被一枚火柴点燃,人们只会怪罪那枚火柴,而不会想到,自己本身就是一个火药桶。一个真正有着理性判断和正常生活价值观的人,对待这样的活动,除了有点好奇之外,不会有多余的想法,反倒是那些第一时间扑上去的人们,该问问自己,到底是怎么了?


 

除了应该对自己的内心发出诘问之外,这个活动也会给生活在一线城市的人们带来新的思考,“逃离北上广”究竟是一个口号,是一个发泄压力的借口,还是一种行动,不用等别人来催促,就会自发地离开?就我个人的观察看,经常喊着要“逃离北上广”的人,反而是离不开“北上广”的,真正有实力离开的,不但离开前一句话不说,离开后也悄无声息,对于这批人而言,“逃离北上广”从来不是一个困扰。用最直白的话来说吧,“北上广”不过是他们一个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何来逃离一说?


 

大约是前年,真有一批人逃离了“北上广”,但没多久,他们又纷纷逃回了“北上广”,因为他们发现,所谓的故乡,满足不了他们的隐居梦,当他们习惯了一线城市对规则的遵守以及在竞争方面的平等之后,貌似风平浪静的三四线城市以及乡村,并不能给予他们心灵的宁静。在第二次重回“北上广”之后,他们通常不会再有“逃离”的说法。


 

那些为了一张免费机票,就断然奔向机场的人,其实代表不了想要“逃离北上广”的群体,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个世界的真相,他们的思维当中,被灌输了太多与“北上广”敌对的东西。从社会与经济、文化与命运的角度看,谁愿意离开“北上广”?就算一线城市设置了准入门槛,但一样阻止不了底层向上的流动,超大都市的形成,已成一种趋势,农村的空心化,四五线城市的缺乏活力,让“北上广”的“优点”更凸显了。可以被边缘化,但不要“逃离北上广”,可以内心向往世外桃源,可肉身还是要在大城市以及较大城市栖息,因为实现世俗层面所承认的幸福生活,这里有更靠谱的机会。


 

喊了这么多年,“逃离北上广”的说法可以休矣。策划活动者仍然可以拿“逃离北上广”说事,来制造悲情或浪漫,但我们听听、看看就好了,千万别信以为真,以为“逃离北上广”,你内心的困惑与精神的困境就会迎刃而解,事实将证明,“逃离北上广”只不过是一个最大的自欺欺人的口号。


评论(1)

热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