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浩月

《海洋之歌》:纯净之美,直击人心

《海洋之歌》是一部大名鼎鼎的动画片,曾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提名,在国内打分网站也有着8.8的高分,这部电影已经引入了国内,即将于暑期档上映,对于动画迷而言,可以在大银幕上欣赏《海洋之歌》,无异于在夏天感受到耳目一新的清凉。


爱尔兰的冬天绵长又湿冷,但飘雪的时候又美好的像个童话,《海洋之歌》里有着沉郁汹涌的大海,也有着阴暗幽冷的森林,在小男孩本去寻找妹妹西尔莎的路上,也会穿过旺盛茂密的草地……《海洋之歌》里的四季,给人的感觉是含混的,但整体色调上的冷,还是容易让人产生悲剧的印象。


悲剧是这个故事的基调。海豹精灵妈妈在产下女儿西尔莎之后消失,伤心的爸爸以酒浇愁、丧失斗志,记恨妹妹的哥哥对西尔莎缺乏关照,而只有找到海豹外套才能开口说话、唱歌的西尔莎,唯有用倔强对抗这个世界。如果没有大事件参与,这种悲剧格局就不会被打破。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简单的以哥哥和妹妹主导的故事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悲剧背景,由流行于爱尔兰的凯尔特神话体系构成,凯尔特神话中的猫头鹰女巫玛查,为了避免自己的巨人儿子整日伤心流泪,把他变成了石像,玛查自己也为了躲避内心痛苦,变成了半石人。在玛查的情感认知当中,“感情”是害人的东西,如果没有感情,就不会痛苦,而避免痛苦的最好方式,就是变成石像,于是,因为玛查的恶,许多精灵的感情都被吸取囚禁在玻璃瓶子里,变成了一尊尊石像。


本和西尔莎也有变成石像的可能,因为他们中间有误解甚至是恨,但他们并没有因此成为玛查的囚徒,因为有坚定的爱的存在,在指引他们去寻找母亲,寻找兄妹之间的和解。《海洋之歌》之所以让观众感受到了爱与温暖,是因为它刻意突出了“爱”的成分,用“爱”架构了影片的主情节,因而“爱”的主题有了溶解的作用,影片的悲剧背景与元素,成了“爱”的陪衬,使得“爱”显得愈加珍贵。


电影没有交代人类父亲与海豹母亲的爱情来历,也会给人留下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哥哥可以是个正常人类,而妹妹却是半人类。也许这是所有童话故事刻意不去解释的一件事情。人与人类的化身(比如美人鱼、狐仙)谈恋爱,这本身就充满了不确定性,在东方,尤其是创作悲剧的好题材。但《海洋之歌》之所以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在于它超越了这种非正常感情天然具备的传奇性,而竭力把它落到现实层面的家庭价值观中来。说白了,就是故事刻意追求猎奇,但价值观却倾向于朴素。


《海洋之歌》的独特,除了它用复杂的神话体系,来映衬简单的故事,用质朴的情感,去解决复杂的问题之外,它最大的独特还在于树立了一种完全与众不同的动画风格。在好莱坞动画统治全球的时候,《海洋之歌》用另外的形式与内涵,展示了动画片的艺术魅力,它让观众感觉到,剔除了所谓的商业元素之后,动画片竟然拥有了一种纯净的美,直击人心的动人。


《海洋之歌》给中国动画可以带来这样的启示:无论什么时候,本土文化都是动画创作的最好背景,基于本土文化展开的故事,会让电影拥有沉静、含蓄的力量,同时在无形当中,能让观众产生厚重的文化共鸣。当然,想要创作出符合现代观众内心需求的动画片,还要有独立观察与思考的能力,让一个活跃的故事与悠久的文化产生互动,这样的电影,才是有魅力的,时尚的,有机会成为经典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