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浩月

“为知识付费”只不过是新一轮的信息恐慌


韩浩月


究竟发生什么了?中国网民从“一毛不拔”的免费时代,一跃跨至“为知识付费”的慷慨时代。要知道在几年前,为了省掉网络文学收费阅读的一千字几分钱,还有人冒着盗版骂名辛勤地把作者刚更新的文字人工输入到贴吧里供同好们欣赏。而现在,或是同样一个群体,他们正在为王思聪、罗永浩、罗振宇、李开复、郑爽等网络名人所提供的“收费内容”纷纷解囊。


免费差点毁掉中国互联网。在中国网民把“免费至上”当成信仰来看待的时候,门户网站靠短信收入度过了难关,网游也靠免费打开了海量用户涌入的大门,在过去十年,如果哪位网站掌门人敢说收费,舆论如果算子弹的话,那么他肯定会被射成筛子……就是在这种“免费主义”的主导下,中国互联网用畸形的发展走到了今天,标题党,黄色擦边球,日产几十篇的内容人肉生产小组。“为知识付费”这个概念的诞生,制造了一个辉煌的假象,貌似网民的觉醒,开始向优质内容回归。但看看那些自媒体上绝大多数的十万加,以及新闻客户端中那些留言评论最多的文章,就会知道,所谓的“为知识付费”,目前仍然不过是为追星付费、为商业潮流制造的洗脑游戏付费、为信息恐慌付费。


什么是“知识”?恐怕有太多人已经忘记了知识的本义。知识是智慧累积,符合人类文明走向,知识是对过往经验的总结以及对未来世界的探索与期望。虽然知识本身也包括着对信息的描述和对娱乐的涵盖,但泛滥的信息和浅薄的娱乐肯定不是知识。知识的定义本身,决定了获取知识是个漫长、系统的过程,知识的沉淀与累积,也决定了获取知识的渠道丰富且多元。而现在互联网上所谓的“为知识付费”,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其实都是“反知识”的。“为知识付费”更多是付费者寻找存在感、填补信息恐慌的一种安慰。


网络文学的打赏机制和微信公号文章的赞赏设置,以及网红直播间里的刷游艇刷飞机,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用户的付费意识。用户为一部小说或者一篇文章付出金钱,除了认同作者的劳动为他们带来的愉悦和其他收获之外,还有一种心态是“我来了,我看到了,我付钱了”……否则无法解释有人为一部小说、一位网红打赏几万、几十万元的行为——作为个体付费,这种举止显然已经超过了“物有所值”的定义,看不到“物物交换”所带来的平等与愉悦,反而可以感受到行为背后的某种无力与焦虑。


“为知识付费”可以换一个说法,叫“为人性的弱点付费”。在付费产品的设计逻辑背后,往往隐藏着对人性弱点的洞察,比如对用户好奇心的掌控,比如产品制造信息障碍、诱人深入的能力,比如周密设计的游戏参与感,还有对付费用户的心理激励机制等等。“为知识付费”更像是一场没有感情基础的快速性爱,短暂满足之后是无尽的虚空,然后又无法遏制下一次的诱惑。


对“为知识付费”可以有着诸多角度的解读,但归根结底这种行为还是建立在“信息恐慌”基础上的。这像个笑话,也像个悖论。在这个时代获取最快速便捷的莫过于信息了,只要愿意,24小时都能够源源不断地得到来自世界每个角落的信息,从叙利亚战争,到美联航乘客被强行拖下飞机的进展,从深藏于图书馆的某部著作,到一秒钟前刚更新的网络小说新篇章……但人们还是有种心理恐慌,唯恐失去有价值的信息,唯恐落伍于时代,当几百几千人去花钱围观一名网红只有几个字的回答时,能够遏制住好奇心不去关注的人,是需要付出一点自制力的。


人类从来没有成功阻止过信息恐慌的蔓延。人们无时无刻都在渴望得到信息,从电线杆子上的牛皮癣广告,到中关村早期出现的印刷小册子,再到互联网上的弹出窗口和每个网页上都有的广告,不同年代都会有人利用信息恐慌来制造商机。只不过这一次,他们为商机披上了“知识”的外衣,在借着“尊重知识”的名义来获取短期收益。在付费用户度过了一段时间的信息恐慌之后,厌烦感由之产生,“为知识付费”就会走到尽头。


真正意义上的为知识付费,从长远看是有前景的。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会被冷落,但却永远不会消失。一本流传了几百年的名著,一册被公认为经典的学术作品,一名学者经过潜心研究写出来的文章,都会在经过层层过滤之后,被保存于书架上、硬盘里、互联网云端。用户去了解、学习、掌握这些知识,永远不会担心后悔,永远不会产生消费后的虚空,而且,这些知识的定价,永远是实惠甚至是廉价的。互联网上那些“收费知识”,无外乎是对“旧知识”的一次次新加工,如果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和学习的心,就会觉得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很多时候为“信息恐慌”埋单的行为,只不过是一种庸人自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