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浩月

他乡与故乡错位之后带来的身份焦虑

他乡与故乡错位之后带来的身份焦虑 - 韩浩月 - 韩浩月的博客

 


把《回到被爱的每一天》称为“北漂电影”并不准确,虽然影片主角是北漂,台词也对北漂生活有诸多描述。与其他涉及北漂的电影不同,《回到》对“北漂”固有的描述方式做了淡化处理,它所营造的清新、朦胧意境,使得它更接近于一部“诗意电影”。


第五代导演何平在他的这部新作里找到了“年轻”的状态,《回到》的镜头语言带有明显的青春气息,精致细腻的画面又让影片里的场景,沾染了些许小资的色彩。如果影片是导演心迹的展露,那么从该片中可以管窥老何平的新创作,他试图从干燥、粗糙的西部影像风格里走出来,拍一部湿润、冷静的城市电影。


《回到》主要取经地为四川都江堰,六条穿城而过的河水成为影片重要的“道具”,每一次角色在平静的河水边说话或沉思时,观众难免会被背后的河水吸引。河水在片中被赋予了“安静、日常、流淌、掩饰、倾诉”等诸多涵义,它让人心生想要到一座拥有河水的城市去生活的愿望,河水对城市有情结、洗涤的作用,河是城市所拥有的一首诗,与河相遇,是城市人难得的邂逅。


众所周知这几年卖座的青春片,都把故事背景设定为大城市,其中又尤以北京、上海、重庆等为代表。《回到》选择了都江堰,这个介于二线和三线之间的中等城市,应和了当下城市生存群体的普遍心态——无法承受在大城市的忙碌与挫败感,也不愿意去偏远乡村过归隐生活,于是,闲适的中小城市,成为为数众多的人理想的落脚之地。《回到》全片弥漫着淡淡的失落感,这种情绪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如果被带入情境之中,心头则会翻涌诸多滋味。


张译饰演的姜和,与王佳佳饰演的艾伶,在职业身份的设定上都很有意思,他们一个是冰球教练,一个是瑜伽教练,熟悉城市生活的人都会知道,大城市中的教练职业,具有很强的变动性和临时性,他们工作的场所是时常变化的,他们接触的人群是流动的,他们居住的场合是不固定的,他们的爱情,也因种种不确定性而如水上浮萍。了解了这些,就会知道这对恋人为什么要逃离北京,他们要在都江堰扎下根来。


有根的生活,对于近两代年轻人来说,是一种隐约的盼望。社会流动性的加强,让诸多年轻人习惯了漂泊,也习惯了四处为家,勇敢的年轻人把这种生存状态解释成这个时代最正常不过的生活方式,也许他们用错了词汇,这不是“生活方式”而是“生活模式”,模式化的生存终究会带来厌倦,促进逃离。


因此,《回到》讲的不是两个人的故事,它先是讲了他乡与故乡的错位带来的身份焦虑,然后又通过艾伶与王志文饰演的父亲的关系,讲述了故乡与亲情等美好事物背后的情感焦虑。王志文饰演的父亲,是一个被伤害后又被抛弃的小城隐居者,他永远淡然微笑的表情背后,隐藏着一个男人的悲伤与无奈,女儿艾伶继承了父亲精神世界里的这种特质,所以,父女俩的关系,才是我们看到的那样,充满亲近的渴望,但又无法弥补两人之间的疏离。


好汉不提当年勇,何平导演在面对媒体时,不愿再谈过去的《双旗镇刀客》《炮打双灯》等作品。通过这部《回到》,何平也表现出想要与过去作别的心态,在《回到》这部电影里,第五代导演的常用手法,几乎已经看不到多少了,如果不署名的话,甚至看不出来是第五代导演的作品。淡淡的商业片味道,淡淡的文艺片味道,《回到》是这个档期一个特别的存在,是一次个人化的创作,它在等待共鸣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