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浩月

国产电影衍生品开发不能停在空想阶段

国外电影衍生品卖得好,《星球大战》系列是例子之一,周边产品收入远高于票房收入,累加起来数以百亿美元计。中国电影企业早就知道开发周边产品大有钱赚,但迟迟没有实际行动,《捉妖记》火了胡巴之后,大批盗版胡巴攻占了网店及线下玩具店,片方对此只能表示无奈,因为“根本没有太多的精力去照顾到电影衍生品。”

国产电影衍生品迟迟不能打开局面,是因为开发衍生品是个复杂的流程,绝不仅仅是把一个电影角色形象落地那么简单。好莱坞的电影衍生品开发有三个硬性条件:首先电影好、影响大,衍生品投入市场受欢迎的可能性才大,其次版权授权、生产制造、销售分成等规则清晰,产品流通渠道通畅,消费者购买便利,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衍生品不能是单一产品作战,最好形成产品矩阵,培养重视消费者。

面对这三个硬性条件,国产电影只有傻眼的份儿。我们连电影都没做好,何谈衍生品?电影企业尽管拥有版权,但尊重电影版权的环境不佳,就算出了正版,一样会淹没在盗版的海洋中。就算推出过一些衍生品,也是量小、规模弱,在衍生品商店里只能当配角,消费者无法对国产电影衍生品产生情感共鸣,要知道,那些电影衍生品收藏者,在购买相关产品时,可真的要凭借情怀驱动钱包的。

短期内国产电影出现成功的系列电影很难,但电影衍生品开发却不能再等待,各大电影公司可否坐下来商讨一下,先自电影立项开始,就约定统一方向,形成国产电影的佳片阵容,比如《西游记》,2016年有20多部电影,出品公司在拍摄电影上可以各自为战,但在衍生品开发上可以走到一起,起码生产制造出一个让中国玩家爱不释手的孙悟空玩偶吧,孙悟空他老人家几十年来已经为影视业贡献良多,但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偶像产品被大家抢购,这事想想就觉得挺失败的。

印象里的国产电影衍生品,要么是毛绒玩具,要么是塑料制品,具体的产品形象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迹,但粗制滥造的这个共同点却让人避之不及。没人愿意去买那些用料差、外形还不美的衍生品,连供把玩的结实程度都难实现,又怎么好意思让玩家收藏?国产电影衍生品一定不要只考虑降低成本,买衍生品的人,或更愿意多花费一些买到更精致的产品,好莱坞的电影衍生品卖那么贵,不也照样有不少人买吗。

质好了,量也要大。电影衍生品不能只停留在电影院内的商店,而是要走进超市专柜,进入商场玩具摊位,要让观众在影院之外巨大的生活空间里,能够时时与它们遇到,当它们成功地刺激到人们对某部电影的情怀,购买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观众再喜欢电影衍生品,也不会强烈呼吁电影企业抓紧时间足量供应,毕竟衍生品还只是当下电影热衷可有可无的东西,如果电影企业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没有系统性的规划,没有高明的营销,那么衍生品开发就会永远停留在空想阶段。


对于衍生品开发,电影企业不能停留在空想阶段,也不能浅尝辄止,前期的确需要费一些功夫来为这块市场奠基,但一旦理顺创作与生产、销售与服务的市场关系,衍生品就会为电影业提供巨大的回报。眼下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势头迅猛,衍生品也应尽快参与进来,别拖后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