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浩月

《勇士》: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慷慨赴死

童年时看战争电影,留下的印象是简单而又深刻的:嘹亮的冲锋号,“为了新中国,冲啊”,胜利后旗帜高高竖起,等等这些,对于一个孩子而言,这是战争片的最大魅力,因为它迎合了孩子内心一种懵懂的理想主义。至于战争片是否给孩子留下暴力阴影的担忧,其实是没必要太担心的,国产战争片,还是比较注意场面不血腥。


目前正在院线公映的这部《勇士》,让人想起过去年代的黑白战争片,这部彩色数字高清电影,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它又把不少成年观众,拉回到童年记忆中去,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连银幕上的硝烟,都似乎从几十年前飘来。但作为一部最新的战争片,《勇士》也有着当下进行时的鲜明痕迹。


大概说来有以下两点。其一,电影的制作,的确是时尚化了。战争片的时尚元素,其实是最难看出来的,但是观众偏偏又能准确地感知到。最能让人把时尚与战争片牵扯到一起的电影,当属《集结号》,它的时尚体现于,战争场面更逼真,画面雕琢更精细,人物与战争之间的距离更是血与肉的关系。《勇士》也是如此,它的摄影角度、镜头语言、剪辑方式,是完全有别于过去的老战争片的,这是感谢电影工业的进步,技术的前进,在带动着最难进步的战争片,也跨进了一个新时代。


《勇士》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小学课本里曾学过,无数国产片曾专门讲述过或者重点描述过。《勇士》的电影命名,直接来自于历史真实事件,如果不拿下泸定桥,几万红军依靠渡江方式过河的话,需要一个多月时间,而拿下泸定桥,就需要有敢死队,以血肉之躯为大部队撕开入口。于是,当时的红四团党总支书记罗华生挑选了22名勇士,这22名勇士能否夺桥成功,决定着能否用最小牺牲换取最大的胜利。


这样的情节,富有极大的戏剧性,它构成了战争电影最直接也最强烈的戏剧冲突,它和美国个人英雄主义有重叠、相近的地方,但又区别于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首先,无论是黄继光、董存瑞也好,还是《勇士》中的22勇士也好,以个人牺牲换取集体胜利,这是确凿无疑的,但中国军人在作战时,包括国产战争片在拍摄时,又都是突出集体主义的,22位勇士只有四位留下了名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所以,中国式英雄主义的特征,是复杂的,它掺杂了太多的成分,需要我们用更多元的眼光去看待。


22勇士冲上艰险的泸定桥意味着什么?他们心里无比清楚,但在过去那个年代,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慷慨赴死,除了拥有超出一般人的作战能力外,还要有特殊的身份,比如战斗英雄、党员、领导等,如果这样的冲锋战是一种“赌命”,那么它最大的成就,不仅仅是换来胜利,而是激励背后的几万人、几十万人对胜利充满极度的渴望,这才是“飞夺泸定桥”的意义所在,也是影片《勇士》所要表达的关键所在。


《勇士》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宁海强执导,它的风格中拥有着八一厂的传统。编剧赵冬苓、赵宁宇的加盟,从文本角度为战争赋予了新的审视,罗礼贤的动作指导也值得关注。自《集结号》之后,观众对战争片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遗憾地是,近几年战争片的产量偏低,拍摄战争片很难取得高票房,因此,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还勇于尝试拍战争片,也算是勇士行为一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