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浩月

《栀子花开》:花朵代表青春的时代已过去

《栀子花开》这首歌拍成电影了。它流行的时候是在2004年,是一首属于80后们的歌。70后听过的带有花朵的校园歌曲,不是这一首,而是郑智化的那首《凤凰花》,“凤凰花,像青春不能避免短暂的邂逅,凤凰花,像年少不经事的你,不经事的我。”


“栀子花开,如此可爱,挥挥手告别,欢乐和无奈。”印象里,何炅只有这一首火便大江南北,在湖南卫视的节目里,时常有人提到这首歌,每每听到,何炅就会流露出青春已逝的那种无奈微笑。现在把它拍成电影,算是对旧日时光所有缺憾的一种偿还吧。


这是一个流行说大IP的时代,《同桌的你》电影的成功,启发了《栀子花开》的立项,《栀子花开》当然也是一个大IP,它不仅在于当年曾被无数学生们喜欢,也在于何炅仍然活跃在娱乐舞台中央,两相结合,投资者自然会看重这个选题,何况影片还集合了一堆当下被青少年们喜欢的“小鲜肉们”。


何炅是一名70后,但片中的演员,有80后,也有90后,其实他是横跨了20多年的时空,来讲述青春的故事。这20多年来,对于青春的定义,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他是否依然能够熟悉青春的味道,让三代人的青春在银幕上重逢,是件有趣的事情。电影观众群体现在也细分得厉害,《栀子花开》要抓住当下25岁前后的观众主体,就不会愁票房。


电影有一个简单的故事核心:四个男生代替四个女生去表演芭蕾舞。在好莱坞的青春电影类型中,这是一个不错的戏剧设定,也符合好莱坞编剧导师麦基对于电影故事内核的定义。用一个好的故事内核为动力,驱动情节与人物的变化与成长,这点把握得好了,电影基本上就不会出问题。


《栀子花开》的公映是一件令人感怀的事情。它一方面再次证实了,现在把握娱乐圈的,依然是70后那帮创作者们,他们有着自己的情怀与审美,也有着自己的不足与缺憾。这一轮青春片热潮的确有得有失,但在影像、故事乃至价值观反面,都还是趋于保守的,这未尝是坏事。第五代导演已经完成了与新生代导演的交接棒,而像高晓松、何炅、赵薇等转型导演,是一个独立的现象,依然有待市场的考验。


还有一点令人感怀的是,花朵代表青春的时代已过去,现在校园里已经不再流行用一种花的名字,来诠释或注解自己的青春与情感,学生们被社会上不断涌过来的压力压迫着,注意力也被工作、赚钱所牵引着,诗与远方彻底没人说了,花朵与梦想自然也就说的少了,这才是真正让人觉得遗憾的地方。


评论